堂号不仅书写于宅院厅堂、宗祠祖庙、族谱封面,而且也题写于店铺、字号、书斋别墅、文集书画及日常生活用具上面,用以区分姓氏族别,作为本族标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同一姓氏的发祥祖地和郡望不同,会有若干个郡号。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常家九世祖常万达在刘家寨村北购置大片土地,摊平废渠,开始修建宅院。这就是“世和堂”。此时的常万达家兴人旺,有三子十孙,他为“三怀十秉”各建院堂,均以“和”命名堂号:常万达长子常怀王于的“致和堂”,次子常怀蚧的“中和堂”,三子常怀珮的“五和堂”,并以“秉”字辈各建一大院,奠定了现存北常建筑群落的基本规模,当时各大院的主人和堂号分别为:
狭义的堂号,又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望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其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它是姓氏文化中有待开发、整理、研究的资料宝库。
常家庄园的后人还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告诉我堂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中国的姓氏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就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不仅同一姓氏使用相同的(一个或若干)堂号,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不同姓氏,也会使用同一堂号。如山西榆次常家以南常常万屺的一支是以“世荣堂”为堂号的;北常常万达的一支就是以“世和堂”为堂号的。
2.以地域命名堂号
地域观念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往往和各姓氏的郡望相关,也就是以郡号或地名作为堂号。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3.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宗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留芳。如常何的“知人堂”。据文献记载,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后人遂以“知人堂”为堂号。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常志美(约1610-1670),是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蕴华,经名穆罕穆德·伊本·哈基木,教内尊为常仙学、常巴巴(波斯语,德高望重之意)。回族。据传原籍中亚,随长辈来华经商,寄籍山东济宁。7岁入私塾,11岁开始学阿拉伯语、波斯语及伊斯兰教经典等。及长,偕表兄李延龄前往南京,投胡登洲三传弟子张少山门下,受教数年。学成之后,受聘于济宁顺河清真东大寺,设帐讲学。因在宗教礼仪上反对连班礼拜,遭到部分穆斯林的反对,最后被迫辞职。后又集资兴建一座规模更大的清真西大寺,与李延龄同堂讲学,生徒日众,听经者有时多达数百人。后人遂以“金吉堂”为堂号。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在封建宗法社会,各个家族常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堂号,以劝戒训勉后代子孙。如常家的“广和堂”、“贵和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常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6.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批文人学士,才气横溢,品格清高,深为世人所推重。其后代族人也引以为荣。如“燕翼堂”堂号。
7.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
8.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
9.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等等。
10.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等。
此外,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 “积善堂”、“受宜堂”、“学古堂”等。仅现在可查明确定的堂号就有80个之多,它们是:
“燕翼堂” “世德堂” “世荣堂” “世和堂” “世禄堂”
“世庆堂” “致和堂” “中和堂” “五和堂” “蔚德堂”
“树德堂” “育德堂” “天德堂” “庆和堂” “元德堂”
“四德堂” “贵和堂” “美和堂” “广和堂” “九和堂”
“懋和堂” “养和堂” “纯和堂” “丰和堂” “清和堂”
“谦和堂” “用和堂” “体和堂 “箴和堂” “节和堂”
“人和堂” “慎和堂” “元和堂” “定和堂” “邕和堂”
“崇和堂” “福和堂” “乐和堂” “四和堂” “四雅堂”
“四会堂” “四箴堂” “三畏堂” “三余堂” “积厚堂”
“敬一堂” “人征堂” “培生堂” “永寿堂” “体育堂”
“永康堂” “宝来堂” “兴善堂” “养正堂” “保育堂”
“达尊堂” “务本堂” “鼎铭堂” “益善堂” “慎修堂”
“慎元堂” “慎恒堂” “遵美堂” “安益堂” “诚厚堂”
“安乐堂” “纯一堂” “辅信堂” “五福堂” “永昌堂”
“吉庆堂” “敦义堂” “蒙学堂” “永吉堂” “吉庆堂”
“敦义堂” “五福堂” “永昌堂” “承仪堂” “慈慧堂”
“积善堂” “同庆堂” “绵泽堂” “玉公堂”
……
通过常氏族人的讲解,使我了解了常家庄园的堂号的涵义和作用,知道了它是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既是对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有着深刻的联系和渊源。
常家庄园的深宅门楼上的一个个金色大字的堂号匾额,使我看到了常家的血脉通过一个个堂号紧密相连,由此传递出一个家族盛衰的历史,也看到了常家不断地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评论
发表评论